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分别是多长时间?
我之前给别人做了个担保,现在有点担心相关时效问题。想弄清楚保证期间是多久,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又是多久。要是过了相应时效,我的责任会有啥变化也不太明白,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
展开


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是两个不同但又相关的法律概念。 首先说保证期间。它分约定保证期间与法定保证期间。约定保证期间由债权人与保证人在保证合同中自行约定 。而法定保证期间,如果根本没有约定保证期间,那么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要是约定不明,比如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这种情况下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如果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同样视为没有约定,按6个月来算;要是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次日计算。 再讲讲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 。不过,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在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有所不同。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总之,准确把握保证期间和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对于明确保证人责任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