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后多长时间可以起诉对方?
我家遭遇拆迁,过程中出现一些纠纷,感觉权益受到侵害,想通过起诉来维护。但不清楚从拆迁发生后,在多久的时间范围内起诉才有效,想知道这个具体的起诉时间限制是怎样规定的。
展开


拆迁后起诉对方的时间需要区分不同情况。 如果是针对行政机关的拆迁相关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一般的拆迁行政纠纷要在六个月内起诉,否则可能丧失起诉权利,法院将不予受理。 如果是因拆迁引发的民事诉讼,比如拆迁过程中涉及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总之,在拆迁后遇到纠纷想要起诉,一定要先确定纠纷性质,是行政纠纷还是民事纠纷,再依据相应的时效规定及时主张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相关概念: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