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算构成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它指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通俗来讲,就是这些单位里的人,靠着自己手上的权力,把单位的钱或者物品变成自己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也就是说,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是指六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是指一百万元以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有所调整。 例如,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会适当提高数额标准;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会按照最低标准执行。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数额认定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除了侵占的金额外,还会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犯罪手段、是否退赃退赔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定罪和量刑。所以,在判断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以及如何量刑时,不能仅仅依据金额这一个因素,而是要综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考量。 总之,如果发现有公司人员存在疑似职务侵占的行为,并且涉及的金额达到了上述标准,那么就可能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此时,单位或者相关人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