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一小时是多少?


加班费的计算涉及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加班费的计算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首先,我们要清楚加班费的计算与加班的时间、劳动者的工资基数有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这里说的延长工作时间,就是在正常工作日,劳动者超出正常工作时长继续工作的情况。比如,你原本每天工作8小时,公司安排你再多工作1小时,这多出来的1小时,公司支付给你的工资就不能低于你正常每小时工资的1.5倍。举个例子,你的月工资是3000元,每月按21.75天、每天8小时计算,那么你的正常每小时工资约为17.24元(3000÷21.75÷8),如果加班1小时,加班费就至少是25.86元(17.24×1.5)。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休息日通常指的是周六和周日。要是在这两天加班,而且公司没有给你安排其他时间补休,那么公司给你的加班费就应该是正常每小时工资的2倍。还是上面的例子,休息日加班1小时,加班费就是34.48元(17.24×2)。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是国家规定的重要节日,像春节、国庆节等。在这些日子加班,公司要支付给你的加班费是正常每小时工资的3倍。同样按照前面的例子,法定休假日加班1小时,加班费就是51.72元(17.24×3)。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工资基数,一般是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此外,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所以,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计算自己应得的加班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