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患者该如何举证?


在医疗纠纷中,了解患者如何举证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首先,我们要明白举证的含义。举证就是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在医疗纠纷里,患者需要证明一些关键的事实。那么,患者需要证明哪些内容呢?一是要证明医患关系的存在。这就好比你去商场买东西,得有购物小票证明你在这个商场消费过。在医疗纠纷中,挂号凭证、病历资料、缴费单据等都可以作为证明你和医院存在医患关系的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这些证据属于书证,是法定的证据类型之一。二是要证明损害后果的发生。比如你因为医疗行为身体受到了伤害,像留下了残疾、遭受了额外的痛苦等。医院的诊断证明、伤残鉴定报告等就是能证明损害后果的证据。三是要证明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要说明是医院的治疗行为导致了你受到伤害。不过,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很强,患者很难直接证明因果关系。这时,患者可以申请进行医疗损害鉴定。法院会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会根据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专业经验来判断因果关系。那么,患者该如何收集这些证据呢?对于病历资料,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自己的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医院有义务提供这些资料。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患者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合法性就是说证据的取得方式要符合法律规定,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证据;真实性就是证据要是真实的,不能伪造;关联性就是证据要和案件有直接的关系,能够证明你要主张的事实。此外,如果患者担心证据可能会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可以在诉讼前或者诉讼过程中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保全措施。总之,在医疗纠纷中,患者要积极主动地收集和保存证据,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自己对举证等法律程序不太熟悉,也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