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的原告是如何规定的?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感觉涉及公共利益受损,我想发起公益诉讼,但不太清楚谁有资格当原告。是普通公民可以直接当原告,还是有特定的组织和机关才行呢?想了解下法律对于公益诉讼原告的具体规定。
展开


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我国法律对于公益诉讼原告的规定。 首先是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的“法律规定的机关”,常见的比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而“有关组织”要符合一定条件,比如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等,这样的组织可以针对污染环境等公益问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然后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说,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目前法律规定的原告主要是人民检察院。 总之,不同类型的公益诉讼,其原告资格有着不同的法律规定,这也是为了保障公益诉讼能够合理、有序地开展,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