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如何申请强制执行,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破产重整和强制执行的基本概念。破产重整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的法人企业,通过对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协调,借助法律强制进行营业重组与债务清理,以避免破产、获得更生的法律制度。而强制执行则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当在破产重整过程中需要申请强制执行时,以下是一般的流程。 第一步,确定管辖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所以,破产重整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向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或者财产所在地法院提出。 第二步,准备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在申请书中要详细写明申请执行的事项、理由等内容;生效的法律文书副本,比如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等;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果是法人申请,要提交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还有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如被申请人的财产线索等。 第三步,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就会予以立案。 第四步,法院执行。立案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未履行,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被执行人有妨碍执行等行为,法院还可以依法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整个申请强制执行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并且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线索,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