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鉴定如何进行申请?


医疗损害鉴定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问题进行的专业鉴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医疗损害鉴定的申请流程及相关要点。 首先,您需要明确申请的主体。患者及其家属、医疗机构都可以作为申请人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这就好比在一场纠纷里,双方都有权利去寻求一个公正的评判。 接下来是申请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这就像是双方一起商量好去找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裁判来评判事情。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医患双方可以协商共同委托医学会或者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二是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如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在申请时,您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患者方面通常要准备身份证明、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检验报告等)。医疗机构则要提供其保管的病历资料和相关物品。这些材料就像是案件中的证据,能帮助鉴定机构了解整个医疗过程。 然后是选择鉴定机构。您可以选择医学会或者司法鉴定机构。医学会鉴定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其鉴定人员多是医学领域的专家。司法鉴定机构则在程序上可能更加灵活,并且可能会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鉴定。 最后,提交申请后,鉴定机构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鉴定。他们会组织专家对材料进行审查、讨论,必要时还会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和答辩。鉴定完成后,会出具鉴定意见书,明确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责任程度等内容。整个医疗损害鉴定申请过程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公正、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