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如何买卖,购买拆迁房要注意哪些问题?


拆迁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拆迁安置房,是政府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拆迁房买卖的流程以及购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来看看拆迁房的买卖流程。第一步,要确定房屋的产权状况。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产权清晰,后续的交易才能顺利进行。第二步,买卖双方就房屋的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重要事项进行协商,并签订购房合同。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第三步,如果需要贷款购房,那么买方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会对买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只有通过评估,才能获得贷款。第四步,买卖双方需要共同到当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在办理过户手续时,需要提交相关的材料,如身份证、房产证、购房合同等。第五步,缴纳相关的税费。税费的种类和金额根据当地的政策而定,一般包括契税、印花税等。最后,买方领取新的房产证,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接下来,说说购买拆迁房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要核实房屋的产权。有些拆迁房可能存在多个共有人的情况,在购买时一定要确保所有共有人都同意出售该房屋,并在购房合同上签字。否则,可能会引发产权纠纷。第二,要注意房屋的性质。有些拆迁房可能存在土地性质为划拨的情况,在转让时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因此,在购买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房屋的土地性质,避免出现额外的费用。第三,要明确合同条款。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房屋的交付时间、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条款。同时,要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条款,如霸王条款等。第四,要注意房屋的质量。在购买前,最好对房屋进行实地考察,检查房屋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与卖方协商解决。第五,要关注政策风险。拆迁房的买卖可能会受到当地政策的影响,如限购政策、税收政策等。在购买前,要了解清楚当地的政策,避免因政策变化而导致交易无法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拆迁房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都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因此,在购买拆迁房时,一定要确保房屋具有合法的产权证书,避免购买到无法转让的房屋。总之,购买拆迁房需要谨慎对待,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