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司开除工资怎么算?


当员工被公司开除时,工资的计算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要明确工资的基本概念。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中有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意味着,即使员工被开除,公司也必须支付其应得的工资。对于被开除员工工资的计算方式,通常是按照员工实际出勤的天数来计算。也就是说,用月工资除以当月应出勤天数,再乘以实际出勤天数,就能得出应得的工资。例如,小李月工资是5000元,当月应出勤22天,他实际出勤了15天,那么他应得的工资就是5000÷22×15≈3409元。不过,在一些情况下,员工被开除可能还涉及到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比如,小张在公司工作了3年零4个月,月工资是6000元,公司违法开除了他,那么公司除了要支付他实际出勤的工资外,还需要支付3.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即6000×3.5 = 21000元。如果公司是因为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法定情形而开除员工,那么公司可能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公司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并且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合法制定并已向员工公示的。如果员工对公司开除决定或工资计算有异议,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员工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工资待遇。总之,被公司开除后工资的计算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员工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必要时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