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合同纠纷时怎么算侵权?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现在出现了纠纷。我不太清楚在这种合同纠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情况算是构成侵权了。我想了解判断的标准和依据,免得自己稀里糊涂就侵权或者被别人侵权了,希望懂法律的人能帮忙解答一下。
展开


在合同纠纷中判断是否构成侵权,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侵权的基本概念。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做了损害别人权益的事情,就要为此负责。 在合同纠纷里判断是否侵权,要先看是否有违法行为。这里的违法行为指的是违反了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行为。比如,商家和客户签订了商品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要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但商家提供的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这就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其次,要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包括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等。在合同纠纷中,财产损害比较常见,像一方因为另一方的违约行为遭受了经济损失。比如前面提到的客户,因为商家提供的商品质量问题,导致客户为了维修商品或者重新购买商品花费了额外的费用,这就是财产损害。 再者,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损害事实是由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的。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客户的额外花费是因为商家提供的商品质量问题直接导致的,这就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损害事实和违法行为没有直接联系,那就不能认定为侵权。 最后,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在合同纠纷中,很多情况下判断是否有过错要结合具体的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总之,在合同纠纷中判断是否侵权,要综合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