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生效十日内付款该怎么计算?
法院判决对方在判决生效十日内付款给我,但是我不太清楚这个‘判决生效十日内’具体怎么算。是从判决书拿到手那天开始算,还是有其他的算法呢?我担心算错时间影响收款,想弄清楚这个时间到底该怎么确定。
展开


在法律上,“判决生效十日内付款”的计算是有明确规定和方法的。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什么是“判决生效”。对于一审民事判决来说,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之后,均未在15天的上诉期内提起上诉,那么该判决在上诉期届满后就会生效。比如,你在1月1日收到判决书,上诉期就是从1月2日开始计算,到1月16日结束。要是双方都没上诉,判决就从1月17日开始生效。而对于二审判决,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就立即生效。 确定了判决生效日期后,接下来就是计算这“十日”的时间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也就是说,判决生效日当天是不算在这十日之内的,要从生效日的次日开始计算。比如上面例子中判决1月17日生效,那么这十日的起算点就是1月18日,截止日期就是1月27日。 另外,如果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以法定休假日结束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比如,计算出来的最后一日是10月1日国庆节,那么付款的最后期限就要顺延到国庆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这样规定是为了保障当事人有合理的时间来履行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