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违约金该怎么计算?


在讨论辞职违约金如何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并不是所有的辞职情况都需要支付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有在两种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一种情形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举个例子,公司为你支付了10万元的培训费用,约定了5年的服务期,你工作了2年后打算辞职,那么尚未履行的服务期是3年,你需要支付的违约金就不能超过10万元÷5年×3年 = 6万元。 第二种情形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除了上述两种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所以,如果你遇到用人单位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要求你支付辞职违约金,你可以拒绝支付,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总之,在面对辞职违约金问题时,要依据法律规定,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支付以及支付的合理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