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房时期税怎么算?


在交房时,通常涉及的不是“期税”,较为常见的是契税等税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契税的计算方法及相关法律依据。 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规定,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契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具体适用税率计算。计税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计税依据为成交价格。这里的成交价格是指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价格,包括承受者应交付的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若是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计税依据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假设您购买了一套价值100万元的住房,当地规定的契税税率为3%,那么您需要缴纳的契税应纳税额 = 100万 × 3% = 3万元。 此外,在实际执行中,对于一些满足特定条件的购房者,还可能会有契税优惠政策。例如,根据相关规定,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暂不实施该项契税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