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该如何选择?
我有个纠纷,不知道是该选审判立案还是执行立案。审判立案好像是去打官司确定权利义务,执行立案是让法院帮忙实现已经确定的权利。我搞不清在我的情况里该选哪个,想知道怎么判断和选择这两种立案方式。
展开


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是诉讼程序中不同阶段的立案类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二者区别以及如何选择。 审判立案,通俗来讲,就是当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了争议,您就可以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等材料,请求法院对争议进行审理和判决。这是启动整个诉讼程序的第一步,法院会通过审理来查明事实,适用法律,最终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符合这些条件,您就可以进行审判立案。 执行立案则是在法院已经作出了生效的法律文书,比如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但是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却拒绝履行义务,此时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进行的立案就是执行立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那么该如何选择呢?如果您和对方的争议还没有经过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您的首要选择就是审判立案,先让法院来对你们之间的纠纷进行评判。只有在拿到生效法律文书后,而对方又不履行义务时,才需要进行执行立案,借助法院的强制力来实现您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没有生效法律文书的情况下选审判立案,有了生效法律文书但对方不履行时选执行立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