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有争议的房屋该如何进行拆迁补偿?
我家有套房子,现在面临拆迁,但这套房子的产权存在争议,家里人意见不统一。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拆迁补偿该怎么进行?是先解决产权问题再补偿,还是有其他的办法?我担心处理不好会影响到补偿权益。
展开


在遇到产权有争议的房屋进行拆迁补偿的情况时,我们首先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流程。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这是处理产权有争议房屋拆迁补偿的重要法律依据。 当房屋产权存在争议时,一般不会因为产权争议就停止拆迁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房屋征收部门会对被征收房屋进行调查登记。对于存在产权争议的房屋,会详细记录房屋的状况、相关权益人的情况等信息。这一步是为后续的补偿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然后,在签约期限内,如果产权争议未能解决,房屋征收部门会报请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补偿决定。这个补偿决定是按照既定的征收补偿方案来制定的。补偿的内容通常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 作出补偿决定后,征收部门会对补偿款进行提存。也就是说,将补偿款暂时存放于特定的机构,等待产权争议解决后,再由确定的产权人领取。 对于产权争议各方来说,应该积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如果通过诉讼解决,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确定房屋的产权归属。一旦产权确定,产权人就可以领取提存的补偿款。 总之,在产权有争议的房屋拆迁补偿过程中,有明确的法律程序来保障各方的权益。相关权益人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处理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