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的大棚遇到拆迁时该怎么赔偿?


农村盖大棚拆迁的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赔偿的总体原则是根据当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大棚的价值和用途等因素。 赔偿的项目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补偿费:如果涉及到征收大棚所占用的土地,会根据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例如,该土地原来是耕地,就按照耕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补偿。这是对土地所有者因土地被征收而产生的损失的一种补偿。 2. 大棚附着物补偿费:对大棚的建筑结构、设施设备等附着物进行价值评估并给予补偿。比如大棚的骨架、覆盖材料、通风设备、灌溉设施等,这些都是在计算赔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评估会综合考虑这些附着物的材质、新旧程度、使用年限等,以确定其合理的价值。 3. 搬迁、临时安置补偿:如果因为大棚拆迁导致需要搬迁相关的生产设备、农作物等,或者需要寻找临时的安置地点进行生产,那么相关部门需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4.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如果大棚用于商业性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拆迁造成了停产停业,那么也需要对这部分损失进行合理补偿。例如,大棚原本种植的是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因为拆迁导致当年无法收获,这部分预期的收益损失就应该得到赔偿。 法律依据方面,虽然农村大棚拆迁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有所不同,但可以参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如果大棚是租用的土地建造的,那么赔偿的费用则由承租人和出租人协商确定。一般来说,承租人需要支付未到期的租金和违约金,而出租人则需退还剩余租金和保证金。 总之,在遇到大棚拆迁时,应先了解当地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及时与相关部门或出租人协商赔偿事宜,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