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出现医疗事故如何进行赔偿?


当做手术出现医疗事故时,赔偿问题需要谨慎处理。 首先要明确赔偿项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了一系列赔偿项目和标准。医疗费,是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比如因为手术失误导致后续治疗产生的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误工费方面,如果患者有固定收入,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要是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简单说就是因为医疗事故耽误工作少挣的钱。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比如当地机关人员出差一天补助多少钱,就按这个标准给患者计算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 陪护费是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就是请人照顾患者产生的费用。 若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残疾,还有残疾赔偿金,根据残疾等级计算相应的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也会赔偿,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要是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赔偿项目还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此外,患者及其家属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用来抚慰因医疗事故所遭受的精神痛苦。 具体赔偿流程上,患者及其家属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医院的相关部门如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取得联系,医院会安排人员初步调查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有权了解事故进展,也可聘请专业医疗律师协助。之后可以和医院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若还是无法解决,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总之,手术出现医疗事故后的赔偿要依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计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