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没有保险该如何赔偿?
在工作中遭遇工伤,然而用人单位却未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这是许多劳动者可能面临的困境。不过,即便没有工伤保险,受伤员工依然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首先,我们来明确工伤的定义。工伤,就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通俗来讲,就是在上班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的事情受伤了,或者因为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患上了特定的职业病。《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对应当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情形做出了详细规定。比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等情况都属于工伤。
接下来,没有工伤保险时的赔偿主体。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也就是说,虽然单位没买保险,但员工应得的赔偿不会少,由单位承担原本工伤保险基金应支付的费用。
赔偿的项目和标准方面,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赔偿待遇等。医疗康复待遇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如果造成了伤残,还会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要是不幸因工伤死亡,其近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 助金。具体的赔偿标准会根据伤残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赔偿的流程是,员工或其近亲属要先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最后根据相应的等级和标准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即使没有工伤保险,员工的工伤权益依然受法律保护,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欠款平台1500元不还,会不会被起诉?
工伤没签劳动合同该如何索赔?
离婚起诉期是多久?
如何计算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交通事故理赔公司该怎么做?
民事纠纷打架派出所要怎么处理?
传播赌博违法吗?会判几年?
注册公司该如何注销?
医保一个月最多能报销多少钱?
氨溴索口服液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房子提前还款是否有违约金,几年后还清合适?
无息借款利息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过错方起诉离婚,无过错方坚决不离怎么办?
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什么?
多交的增值税是否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辞退员工补贴多少合适?
法定抵消与约定抵消是怎样的?
中国留学生被同胞活活打死,嫌疑人会如何判刑?
拆迁测量面积不符时该如何要补偿?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