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认专利侵权?


确认专利侵权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要确认涉案专利的标的物在专利法保护范围内。专利法保护的对象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比如,你的发明如果不属于这些范围,那自然不存在专利侵权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对这些保护对象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次,看行为者是否在未取得专利权人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实施了使用、销售或制造专利产品等行为。按照《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如果有人未经你同意就制造、销售你的专利产品,那就可能构成侵权。 再者,要判断上述行为与专利所有人所遭受的损失之间是否存在直接且明显的因果关联。也就是说,因为对方的侵权行为,导致你遭受了经济损失或者其他负面影响。例如,因为对方的低价竞争,导致你的产品销量下降,利润减少。 从判定专利侵权的准则方面来看,一是要存在有效的专利权,无效的专利不受法律保护;二是存在法律规定的侵权行为;三是侵权行为属非法性质;四是行为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五是未经专利所有人授权;六是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满足这些条件,就可能构成专利侵权。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对专利权利要求和被控侵权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特征划分,然后将相应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判断被控侵权技术方案对于专利权利要求是否构成相同侵权,在特定情形下,还需进一步判定是否构成等同侵权。如果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全部相同,或者多于专利的技术特征,抑或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有相同的、有相异的,但相异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是等效的,都构成侵权。这里技术特征等效,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推断出某两种技术特征彼此替换后,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