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行为如何定罪?


在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骚扰罪”这一罪名。一般情况下,骚扰他人的行为可能会涉及不同法律后果,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 如果骚扰行为比较轻微,尚不构成犯罪,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会受到行政处罚。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要是骚扰行为情节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可能会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另外,如果是对女性进行骚扰,在未经对方同意,通过言语、书面、图像、肢体动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性骚扰,受害者可以提出民事赔偿要求。若行为进一步升级,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强行猥亵他人或侮辱女性,就可能触及强制猥亵、侮辱罪,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总之,对于骚扰行为的定罪,关键在于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相关概念: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