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共同犯罪该如何界定?


非吸共同犯罪指的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一起商量着或者心照不宣地去干非法吸钱的事儿。 要理解非吸共同犯罪的界定,首先得清楚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此罪。它通常具有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这四个特征。非法性就是指没有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公开性是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利诱性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社会性是指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在界定非吸共同犯罪时,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共同故意意味着各个行为人都明白自己在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活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几个人一起策划了一个虚假的投资项目,都知道这是在骗大家的钱来用,这就是有共同故意。共同行为则是指他们为了实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而相互配合实施的行为。可能有的人负责宣传推广,有的人负责拉客户,有的人负责管理资金等等,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围绕着非法吸钱这个目标进行的。 对于共犯的认定,还要考虑行为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根据法律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主犯通常是犯罪的策划者、组织者或者主要实施者,要对整个犯罪行为承担较重的刑事责任。从犯则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例如,在一个非吸案件中,公司老板是主犯,他主导了整个非法吸钱的计划;而一些普通员工只是按照老板的要求去发传单、拉客户,这些员工可能就是从犯。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只是受到他人的欺骗或者胁迫而参与了非吸活动,且没有犯罪故意,一般不构成共同犯罪。比如,有人被别人骗去帮忙做一些工作,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在进行非法吸钱,那就不能认定为共犯。 总之,界定非吸共同犯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共同故意、共同行为以及行为人在犯罪中的作用等,同时要结合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