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行为论认定既遂?
我在处理一个法律相关的事儿,涉及到判断是否既遂。我不太明白以行为论来认定既遂到底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具体该依据什么来判断,有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以行为论认定既遂,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犯罪行为的完成情况来判断犯罪是否既遂,而不单纯考虑犯罪结果是否发生。 犯罪既遂的判断对于准确量刑和定罪至关重要。以行为论认定既遂主要依据行为是否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比如在行为犯中,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就构成既遂,而不要求发生特定的犯罪结果。像脱逃罪,只要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脱逃行为,就构成脱逃罪的既遂,并不需要其实际摆脱了监管人员的控制这一结果。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对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既遂标准作出了规定。对于行为犯,立法者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的危害性质和程度。行为一旦实施,就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侵害或者威胁。例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只要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就构成该罪的既遂,而不要求必须出现消费者中毒等实际危害结果。 在司法实践中,以行为论认定既遂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判断行为是否已经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同时,还需要考虑行为的主观方面,即行为人是否具有犯罪的故意。只有主客观相统一,才能准确认定犯罪既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