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判断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

我遇到个事儿,有个人原本打算偷东西,都进了别人家里,翻找财物的时候突然良心发现,没拿东西就走了。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算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该怎么去判断这两者的区别呢?
展开 view-more
  • #犯罪中止
  • #犯罪既遂
  • #刑法判断
  • #犯罪认定
  • #法律区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是刑法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判断它们的区别对于正确认定犯罪行为和量刑非常重要。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如何判断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指的是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产生了犯罪人所希望或者法律所规定的危害结果。简单来说,就是犯罪目标达成了。例如,张三想偷李四的钱包,成功偷走了钱包,这就是犯罪既遂。从法律依据上看,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的既遂形态都有明确规定。当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分则条文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时,就构成犯罪既遂。比如,在盗窃罪中,行为人秘密窃取了他人财物,并且实际控制了财物,就达到了盗窃罪的既遂标准。 犯罪中止则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这里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自动性,即行为人主观上自愿放弃犯罪;二是有效性,要么是彻底放弃犯罪行为,要么是采取措施有效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出现。例如,王五原本打算杀害赵六,在动手前突然良心发现,放弃了杀人的念头,这就是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又比如,孙七在给周八投毒后,后悔了,及时将周八送到医院抢救,避免了周八死亡结果的发生,这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判断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既遂,关键在于看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得逞以及行为人是否有自动放弃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如果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危害结果已经产生,就是犯罪既遂;如果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那就是犯罪中止。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