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什么区别?
我之前遇到一个事儿,有人想偷东西,刚伸手就被发现跑了,还有人偷东西时良心发现放弃了。我不太明白这两种情况在法律上咋界定,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到底有啥区别啊,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展开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犯罪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但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想干坏事,也开始动手了,但是因为一些他自己控制不了的情况,最终没有成功。比如小偷去偷东西,已经把手伸进别人口袋了,结果被失主当场抓住,这就是犯罪未遂。 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也就是说,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己主动放弃了犯罪的念头,或者采取措施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出现。例如,一个人原本想放火烧房子,但是在点火前突然良心发现,主动放弃了放火的行为,这就是犯罪中止。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从处罚的差异上也能看出两者的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外部原因导致犯罪未成功,所以法律只是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犯罪中止是犯罪人主动放弃犯罪,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所以处罚更轻,没有造成损害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总的来说,判断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关键在于导致犯罪未完成的原因是外部的、违背犯罪人意志的,还是犯罪人主动、自愿放弃犯罪的。这不仅影响着对犯罪行为的定性,也直接关系到最终的量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