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合同纠纷怎样认定为诈骗?

我签了份合同,履行过程中感觉对方有问题。对方交付的货物和合同约定差距很大,还一直找借口拖延退款。我怀疑这不是普通合同纠纷,而是诈骗。想问下在法律上,合同纠纷怎样才会被认定为诈骗呢?
展开 view-more
  • #合同纠纷
  • #合同诈骗
  • #诈骗认定
  • #刑法规定
  • #非法占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是有明显区别的。合同纠纷通常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一方或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履行行为等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本质上还是围绕合同本身的民事问题。而合同诈骗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认定合同诈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首先是主观方面,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故意。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签订合同的时候,就没打算履行合同,而是想把对方的钱骗到手据为己有。比如在一些案例中,嫌疑人根本没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与他人签订大额合同,收到货款后就消失不见,这就很明显体现出其非法占有的故意。 其次是客观行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虚构事实就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比如虚构自己有大量的货源、强大的履约能力等;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告诉对方一些重要的真实情况,比如隐瞒货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等。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该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所以,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要综合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并对照法律规定来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