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合同违约如何判定以及会有什么后果?


租房合同违约的判定和后果如下: 首先说违约的判定。 一方面是基于合同约定。如果租房合同里清楚写明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情形和对应责任,那就按照合同来判断。比如合同约定承租人不能擅自转租,要是承租人这么做了,那就构成违约;要是约定提前解约要支付两个月租金作为违约金,出现这种违约情况时,就按此判定赔偿数额。 另一方面是法定情形。在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可依据法律规定来判定。对于出租人而言,根据法律,出租人应按约定把租赁物交给承租人,并且在租赁期间让租赁物符合约定用途,要是做不到,就可能违约。像未按约定时间交付房屋,或者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描述等情况。对于承租人来说,应按约定方法使用租赁物,没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要按租赁物性质使用。要是因为不合理使用导致租赁物损坏,也构成违约。例如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将住宅用于商业经营;对房屋进行破坏,超出正常使用磨损范围等。 接着讲讲违约后果。 如果一方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常见的有几种。一是赔偿损失,如果违约行为给对方带来经济损失,违约方就得赔偿。比如承租人提前解约,导致房东一段时间租不出去房子的租金损失;或者房东违约提前收回房屋,让承租人临时找房多花的费用等。二是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里约定了违约金,违约方就得按约定金额支付。不过要是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能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调整。此外,还可能面临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的情况。如果合同还能继续履行,非违约方可能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要是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或者非违约方不想继续履行,就可能解除合同 。 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相关概念: 合同违约: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债务,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以及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要求当事人必须遵守的义务 。 违约金:是合同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当一方违约时需要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