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撤销权案由应该如何确定?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撤销权的法律事务,但不太清楚撤销权案由该怎么确定。在不同的情况和案件中,感觉确定起来很复杂,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则和方法来确定撤销权案由,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办法。
展开 view-more
  • #撤销权案由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撤销权案由的确定在法律实践中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它关系到案件的正确受理和审理。下面为您详细解释撤销权案由的确定方式。 首先,要理解撤销权的概念。撤销权是指当民事法律行为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享有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该行为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在某个交易或者行为中,一方因为某些不正当的原因做出了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决定,就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来让这个决定无效。 在确定撤销权案由时,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同情形下的撤销权案由有所不同。 如果是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种情况下,案由可以确定为“重大误解撤销权纠纷”。重大误解通常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例如,甲误将赝品画作当作真品购买,这种错误认识就属于重大误解,甲可以行使撤销权,案由就可以确定为重大误解撤销权纠纷。 如果是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案由可确定为“欺诈撤销权纠纷”。《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对此有明确规定。比如,乙在售卖二手车时,故意隐瞒车辆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事实,丙基于错误的认识购买了该车,丙就可以以受欺诈为由行使撤销权,案由即为欺诈撤销权纠纷。 若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案由可定为“胁迫撤销权纠纷”,这依据的是《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例如,丁威胁戊签订一份合同,戊在恐惧之下签订了,戊就可以以受胁迫为由行使撤销权,案由就是胁迫撤销权纠纷。 当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案由可确定为“显失公平撤销权纠纷”,对应《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比如,己在急需用钱时,庚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己的珍贵物品,这种交易明显不公平,己就可以行使撤销权,案由为显失公平撤销权纠纷。 总之,确定撤销权案由要紧密结合具体案件所涉及的撤销权情形,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准确判断是哪种撤销权情形,进而确定合适的案由。这样才能确保案件得到正确的处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