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认定是否尽到赡养义务?

我最近在处理家庭事务时,涉及到赡养老人这方面的问题。老人有几个子女,大家对赡养义务的履行情况看法不太一样,有的觉得自己做得够多了,有的却不这么认为。我想具体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到底怎样才能认定已经尽到了赡养义务呢?
展开 view-more
  • #赡养义务
  • #经济供养
  • #生活照料
  • #精神慰藉
  • #赡养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认定是否尽到赡养义务,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 首先,在经济供养方面。如果老人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其生活来源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条件,赡养人要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保障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比如给老人支付生活费、提供住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说明经济供养是赡养义务的重要体现。 其次,生活照料也不容忽视。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如果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像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比如帮助洗漱、做饭、就医护理等都属于生活照料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明确提到,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再者,精神慰藉同样是赡养义务的一部分。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就对此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以保障赡养人有时间陪伴老人。 另外,从法律规定的一些特殊情况来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条规定,对被继承人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这也侧面反映了尽到赡养义务在法律上的认定标准。 总之,认定尽到赡养义务,不是某一个行为就能决定的,而是要综合经济、生活、精神等多方面的长期、持续的表现来判断。 相关概念: 赡养人: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 经济供养:为老人提供维持生活所需的费用和物质。 生活照料: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的事务。 精神慰藉: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给予陪伴、关心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