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要如何进行区分?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涉及欺诈的事情,对方好像存在欺骗行为,但不太清楚这到底属于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我想了解下,具体从哪些方面可以准确区分二者,判断标准是什么,有没有一些典型的例子能帮助我理解呢?
展开 view-more
  • #欺诈区分
  • #民事欺诈
  • #刑事诈骗
  • #法律界定
  • #行为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首先,从行为类别来看。刑事诈骗犯罪案件根据侵犯法益不同分为不同类别,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诈骗类犯罪(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等)以及侵犯财产罪中的诈骗罪等,具体又可细分为借贷类行为、涉金融票证类行为、市场交易行为、单纯侵犯财产权行为等。而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涉及日常生活和经济交往中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准确认定行为类别是把握二者界限的前提,需根据在案证据判定相关行为涉嫌侵犯的主要法益,将案件置于相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民事法律关系中判断。 其次,从欺诈行为的实质和效果来看。民法中欺诈行为是一方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刑法中诈骗犯罪界定采取主客观相统一方式,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比如在涉借贷类案件中,若行为人为贷款提供了真实、足额的抵押担保,即便实施了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行为,可能只是为迎合银行形式审查,不构成对银行的实质性欺诈,难以认定有非法占有目的。在涉合同诈骗案件中,若欺诈行为只是使相对方产生错误认识以获取不当利益,但双方对于合同标的支付、取得了相当的对价,则只能认定是帮助行为人牟利,而非非法占有相对方财物。 最后,从权利义务和财产损失方面来看。当双方民事权利义务对等,财产交易对价相当,被害人客观上不会遭受财产损失,双方权利义务不会完全失衡,一般属于民事欺诈;反之则可能属于刑事诈骗。例如,若一方出售产品虽有隐瞒真相情况,但产品价格和市场同类产品无多大差异,购买人财产未受损失,这种行为通常属于民事欺诈。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