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甲级和乙级如何区分?
我在一场冲突中受了伤,听说轻伤有甲级和乙级之分。我想了解下这两者是怎么区分的,依据是什么,这对后续的处理和赔偿有啥影响。我不太懂法律,希望能有个清楚的解释。
展开


在过去的法律规定体系中,轻伤分为轻伤甲级和乙级,不过2014年1月1日起,《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开始施行,轻伤甲级和乙级的分类已不再使用,现在统一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但为了满足你的疑问,以下为你解释曾经的区分方式。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在旧的标准里,区分轻伤甲级和乙级,主要依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程度以及恢复的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对于头部损伤,造成颅骨骨折的情况下,如果骨折的程度、部位以及是否伴有脑损伤等不同,可能会分别判定为轻伤甲级或者乙级。一般来说,轻伤甲级的损伤相对更严重一些,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更大,恢复起来可能也更困难。 不过,现在判断人体损伤程度是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为依据。该标准将轻伤的情形详细地进行了列举和规范。轻伤一级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发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中度损害或者明显影响容貌。轻伤二级则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或者由原发性损伤引发的并发症,未危及生命;遗留组织器官结构、功能轻度损害或者影响容貌。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损伤程度的鉴定是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的。鉴定人员会通过检查伤者的病历、进行身体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损伤的情况并给出鉴定结论。这个鉴定结论在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中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案件的定性以及民事赔偿等问题。比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如果伤者被鉴定为轻伤,那么加害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在民事赔偿方面,不同的损伤程度也会影响到赔偿金额的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