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提起公司解散诉讼是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股东可以采取的一种法律手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才有权提起解散公司诉讼。也就是说,如果您持有的公司表决权不足百分之十,是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该诉讼的。其次,要清楚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法定事由。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主要包括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这里的经营管理困难不仅指公司资金缺乏、亏损严重等经营性困难,更重要的是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困难,比如股东会机制失灵、无法就公司事务形成有效决策等。再者,在提起诉讼前,需要尝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公司的问题。因为法律规定,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意味着,只有在通过其他途径(如协商、调解等)都无法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困难的情况下,才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然后,关于诉讼流程。股东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管辖法院一般是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状应当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证据材料主要包括能够证明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相关文件,如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财务报表等。最后,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审理公司解散诉讼案件时,注重调解。如果能够通过调解使公司存续,法院会尽量促成股东之间达成和解协议,比如由其他股东收购原告的股权等。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果法院判决公司解散,公司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