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该怎么进行?


在交通肇事罪的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就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进行的步骤。 首先,确定适格的主体。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通常是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一般是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等。 其次,明确受案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的物质损失指的是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比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但精神损害赔偿一般不在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内。 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如果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接着,准备相关材料。一般需要准备附带民事起诉状,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证明原告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原告人造成物质损失的证据,如医疗费用票据、诊断证明、误工证明、交通费用票据等。 最后,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受理。在审理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般会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确定被告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总之,进行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