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无底薪只有提成是否合法?


在探讨约定无底薪只有提成是否合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正常劳动则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也明确,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法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一个劳动者按照约定正常出勤工作,但由于没有业绩或者业绩不佳,按照无底薪只有提成的约定,劳动者可能最终获得的收入为零或者极低,这显然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种情况下,该约定就是不合法的。 不过,如果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比如因为自身原因请假、旷工等,导致工作时间未达到法定或约定的标准,那么用人单位按照实际情况发放工资,即使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可能是合法的。另外,如果劳动者完成的提成收入能够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从结果上看,似乎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底薪只有提成的约定本身一定合法。因为法律更关注的是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行为是否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而不是单纯看最终的收入结果。 综上所述,约定无底薪只有提成的条款在很多情况下是存在法律风险的。用人单位应该遵守国家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保障劳动者在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能获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了解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认为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