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现场怎样发现物品物证?


在命案现场发现物品物证是一个严谨且专业的过程,有着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流程。 首先是现场勘查的准备工作。勘查人员到达现场后,会先划定保护范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免破坏现场和物证。然后制定勘查计划,明确勘查的重点区域、顺序等。这一步就像是盖房子打基础,准备工作做好了,后续发现物证才更有效率。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现场进行勘查不得少于二人,勘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为见证人,确保勘查过程的公正和规范。 接着是初步勘查,也就是不触动现场物品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勘查人员会整体观察现场的环境,包括现场的位置、周边的地形地貌、门窗的状态等。通过这一步,可以初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进入和逃离路线,以及作案的大致过程。比如,如果门窗有被破坏的痕迹,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强行进入;如果门窗完好,可能是熟人作案或者通过其他隐蔽方式进入。 之后进行详细勘查,这时候就需要对现场的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勘查人员会使用各种工具,如放大镜、紫外线灯等,对现场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搜索。对于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如墙壁的缝隙、家具的底部等,也会重点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微小的物证,如毛发、纤维、血迹等。《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规定,现场勘验、检查中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应当固定、提取。 对于发现的物品物证,还需要进行标记和记录。勘查人员会对物证的位置、状态等进行详细记录,并拍照、录像,以便后续分析和法庭质证。同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物证进行提取和保存,保证物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比如,对于血迹,要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提取,并保存在合适的容器中,避免受到污染和损坏。 此外,还可以结合调查访问来发现物品物证。与现场周围的群众、被害人的家属、朋友等进行交流,了解案发前后的情况,可能会获得一些关于物品物证的线索。比如,有人可能看到犯罪嫌疑人离开现场时携带了某个物品,这就为寻找物证提供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