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罪怎样才能争取减轻处罚呢?


当一个人犯了罪之后,若想争取减轻处罚,可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来自犯罪行为实施者自身的情节是重要考量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比如,张三在盗窃后,主动到公安机关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盗窃事实,这就属于自首情节,在量刑时就有可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外,如果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立功表现包括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例如李四在犯罪后,向警方揭发了王五的抢劫犯罪行为,并且经过警方查证属实,李四就具有立功情节。 其次,犯罪行为本身的一些情况也会影响处罚程度。如果犯罪情节比较轻微,危害不大的,有可能会在量刑时得到减轻处罚的机会。比如一些初犯,且犯罪行为是因为一时冲动,造成的危害后果相对较小,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另外,如果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例如赵六在实施伤害他人的行为过程中,良心发现,主动停止了伤害行为,并且对伤者进行了救助,最终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赵六就属于犯罪中止,很可能会被减轻处罚。 再者,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也是争取减轻处罚的重要途径。在许多犯罪案件中,被害人不仅遭受了身体或者财产上的损失,还可能承受了精神上的痛苦。如果犯罪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被害人进行经济赔偿,弥补被害人的损失,并且通过真诚的道歉等方式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法院在量刑时会将这一情节纳入考量。比如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者积极赔偿受害者的医疗费用、财产损失等,并获得了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谅解书,那么在量刑时可能会得到从轻处理。 总之,犯了罪后争取减轻处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且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同时,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