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法院实体冲突该如何处理?
我之前和别人有个纠纷,约定了仲裁解决,仲裁也出结果了。但对方又去法院起诉,现在感觉仲裁和法院这边在实体处理上好像有冲突,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了解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解决。
展开


在探讨仲裁和法院实体冲突的解决办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仲裁和法院诉讼的基本概念。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而法院诉讼则是当事人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程序来审理和解决纠纷。 当出现仲裁和法院实体冲突的情况时,我们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这就意味着,如果双方之间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那么一方就不能随意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应受理该案件。如果法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理了有仲裁协议的案件,另一方可以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请求法院驳回起诉。 然而,如果仲裁协议被认定无效,那么法院就有权对该案件进行审理。在判断仲裁协议是否无效时,《仲裁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几种情形,比如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等。 如果仲裁裁决已经作出,一方当事人又向法院起诉,根据《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处理仲裁和法院实体冲突时,关键在于确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以及仲裁裁决的合法性。当事人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来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同时,在签订仲裁协议时,要确保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要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