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诉后找到证据该怎么处理?
我之前涉及一个案子,检察院做出了不起诉决定。但最近又有了新的证据,这让我很纠结,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我想了解一下,在这种不起诉后又找到证据的情况下,法律上是如何规定处理方式的呢?
展开


当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又发现了新的证据,在法律上是有相应处理方式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这几种类型。 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比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之后发现的新证据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本质情况,那么通常不会因为新证据就改变不起诉的决定。 酌定不起诉是指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要是发现的新证据表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并非情节轻微,或者不符合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条件,那么检察院可能会撤销不起诉决定,重新提起公诉。 证据不足不起诉则是因为现有证据无法达到起诉的标准,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当发现新的证据能够补充原来证据的不足,使得案件达到起诉标准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同时,检察院也可以自行决定撤销不起诉决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查并提起公诉。 总之,不起诉后找到新证据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具体的不起诉类型以及新证据的性质和证明力来确定。无论是公安机关、检察院还是相关当事人,都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处理后续事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