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工程施工中遇到不可抗力该怎么处理?

我负责一个工程施工项目,最近遇到了洪水这种不可抗力情况,工程进度严重受影响,还造成了一些设备损坏和人员临时安置费用。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这些问题该怎么处理,责任和损失该如何划分?
展开 view-more
  • #工程不可抗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工程施工领域,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地震、洪水、战争等。当工程施工遭遇不可抗力时,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如果因不可抗力无法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比如无法按时完成工程进度,应及时通知发包方。 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承担,一般遵循“各自承担”的原则。具体而言,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而承包人承担承包人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比如洪水冲毁了部分已建好的工程,这部分损失由发包方承担;如果施工方的施工设备被洪水损坏,那么该损失由施工方自己承担。 关于工程修复费用,修复损坏工程的费用由发包方承担。若因为不可抗力导致工程暂停施工,在暂停施工期间,承包人应负责妥善保护工程并提供安全保障,由此产生的费用由责任方承担。一般情况下,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保护费用由发包方承担。 工期方面,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工期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也就是说,施工方不会因为不可抗力导致的工期延误而承担违约责任。例如,因为地震导致工程停工一个月,那么原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可以往后顺延一个月。 在遇到不可抗力后,双方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如果一方未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比如洪水来临前,施工方有能力对部分设备进行转移保护却未采取行动,导致设备被淹,那么对于这部分本可避免的损失,施工方不能要求发包方赔偿。 工程施工中遇到不可抗力时,双方应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友好协商,妥善处理损失承担和工期等问题,以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