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房屋赠与登记?


办理房屋赠与登记,通俗来讲就是把房子的产权从赠与人名下转移到受赠人名下的一个法定程序。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办理流程及相关要点。 首先,要签订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房屋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房屋的具体情况、赠与的意愿等内容。这是办理赠与登记的基础文件,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接着,进行赠与公证。虽然法律没有强制要求所有的房屋赠与都必须公证,但很多地方的房产管理部门会要求办理公证手续。根据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规定,赠与房地产必须办理公证。公证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赠与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办理公证时,双方需携带身份证、赠与合同、房产证等相关材料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处会对双方的身份、赠与合同的内容等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出具公证书。 然后,缴纳相关税费。房屋赠与涉及到一些税费,如契税、印花税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规定,受赠人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契税。一般来说,契税的税率为3%-5%,具体税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印花税则是按照房屋产权转移书据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在缴纳税费时,需要携带公证书、房产证等材料到当地的税务部门办理。 最后,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双方携带身份证、赠与合同、公证书、完税凭证、房产证等材料到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手续。房产管理部门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房屋进行实地查看等。审核通过后,会为受赠人颁发新的房产证,至此房屋赠与登记手续办理完成。 在整个办理过程中,要确保所提供的材料真实、完整、有效,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操作。如有疑问,可以咨询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或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