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盘亏做账务处理具体如何操作?


存货盘亏是指在存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实际存货数量少于账面记录的情况。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定和会计原则。以下是存货盘亏账务处理的具体操作和相关法律依据的详细说明。 首先,当发现存货盘亏时,要进行第一步的账务处理。在发现盘亏的当时,应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将盘亏存货的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这就好比我们先把这个盘亏的情况记录下来,放在一个专门的“箱子”里,等后续处理。会计分录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这里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就是实际盘亏的存货种类。同时,如果盘亏存货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除了因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导致的损失外,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会计分录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这是因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接下来是第二步,查明盘亏原因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是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比如,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损耗导致存货盘亏,这就相当于企业的一种管理成本。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如果是属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处理。就好比有人把存货弄坏或者弄丢了,那这个人就要承担赔偿责任。会计分录为: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如果是属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处理。这是企业无法控制的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会计分录为: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最后,在完成上述处理后,“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应无余额。如果还有余额,说明账务处理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在整个存货盘亏的账务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和法律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加强对存货的日常管理和盘点,尽量减少存货盘亏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