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地过程中,若宅基地已被抵押,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宅基地抵押的情况,现在面临征地,不知道之前的抵押是否还有效,征地补偿款该如何分配,抵押相关方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希望能了解清楚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征地时,宅基地抵押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分析。 首先,从宅基地抵押的合法性来看,一般情况下,宅基地是不可以抵押的。宅基地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个人对宅基地仅享有使用权和收益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除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情形外,是不得抵押的。这是因为宅基地具有保障农民居住权益的特殊性质,为了避免农民失去居住保障,法律对其抵押进行了严格限制。如果违反规定进行了宅基地抵押,该抵押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抵押权也就不发生效力。 其次,如果宅基地依法进行了抵押,在征收时,不影响抵押权人的抵押权,抵押权人就征地补偿款有优先受偿权。这是为了保障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抵押物因征地而产生价值变动时,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 最后,如果在征地过程中遇到宅基地抵押相关的纠纷,比如征地补偿款的分配争议等,相关权益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合法途径来解决。在采取行动前,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