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垫付工程款生纠纷事件该如何处理?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垫付工程款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但随之而来的拖欠垫付工程款纠纷也不少。那么当遇到这类纠纷时,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需要明确垫付工程款的定义。垫付工程款指的是在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方在合同签订后,不要求发包方先支付工程款或者支付部分工程款,而是利用自有资金或者融资资金先行进行施工,待工程施工到一定阶段或者全部工程完工后,再由发包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相关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垫资时的同类贷款利率或者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部分除外。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发生拖欠垫付工程款纠纷时,可通过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步,协商解决。这是最基本也是首选的方式。承包方可以与发包方直接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对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拖欠的垫付工程款。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 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可以考虑第二步,申请调解。可以请求有关部门,如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介入调解。这些部门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第三步就是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具有高效、保密等特点。如果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则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承包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建设工程合同、垫资的相关凭证、工程验收报告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 总之,在处理拖欠垫付工程款纠纷时,要及时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要明确垫资的相关条款,包括垫资金额、垫资期限、利息计算方式等,以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