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财产如何认定才属于个人的?
我和伴侣有一些共同财产,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我想了解下这些共同财产要怎么认定才能归我个人所有,比如有什么具体的条件或者操作流程,不太清楚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希望得到解答。
展开


在法律中,共同财产通常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不过,某些情况下共同财产也能够认定为个人财产。下面为您详细讲解: 首先是通过约定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的形式,明确约定某些原本属于共同财产的部分归一方个人所有。这种约定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比如,夫妻可以签订财产协议,写明家中的某套房产虽然是在婚姻期间购买的共同财产,但约定归一方个人所有。只要该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约定就是有效的,相关财产就会按照约定归个人所有。 其次是特定情形下的财产归属。有些财产虽然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但法律明确规定属于个人财产。例如,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是因为这类赔偿或补偿是对受到伤害一方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补偿,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所以应归个人所有,即使是在婚姻期间获得,也不属于共同财产。还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同样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明确写明财产只归夫妻中的一方,那么该财产就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而非共同财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