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该如何认定?

我朋友参与了一场聚集活动,之后有人说这可能涉及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我不太清楚这种罪是怎么认定的,是看参与人数,还是看造成的后果,亦或是其他方面呢?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认定标准。
展开 view-more
  • #聚众扰乱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的犯罪行为。要理解如何认定该罪,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故意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让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等活动没办法正常进行,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中有明确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为认定该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下面从几个方面详细说明认定要点。 一是聚众行为。“聚众”指的是聚集三人以上,这里包括首要分子纠集众人,并且让众人在一定时间和地点集中。比如,首要分子通过各种方式召集很多人到某个工厂门口聚集。首要分子是在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而一般参与者可能只是跟随,没有起到主要作用。 二是扰乱行为。扰乱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暴力性扰乱,像在企业里打砸设备、破坏办公用品,让生产无法正常开展;非暴力性扰乱,例如在学校门口静坐、堵门,阻止师生正常进出,影响教学秩序。 三是造成严重损失。这是认定该罪的重要条件之一。严重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企业因为被扰乱生产,导致机器损坏、产品无法按时生产交付,造成的经济损失;间接损失像企业因为这次事件声誉受损,之后订单减少等。 四是主观故意。构成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社会秩序,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是因为误解或者意外情况导致聚集,没有故意扰乱的意图,一般不构成此罪。 在实际认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全面审查证据,判断是否符合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只有各个要件都满足,才能认定犯罪成立。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