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性商标如何认定?
我想注册个商标,听说欺骗性商标不能注册。但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商标算欺骗性商标,也不清楚认定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我很担心自己选的商标会因为有欺骗性而注册失败,所以想了解一下欺骗性商标是如何认定的。
展开


欺骗性商标是指商标中使用的文字、图形等要素,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产地、原料、功能等特点,或者对生产者、经营者的身份等信息进行了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表示,从而可能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并做出错误的消费决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这是认定欺骗性商标的重要法律依据。 在认定欺骗性商标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商标本身的构成要素来看,如果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等直接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某种特点,但这种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就可能具有欺骗性。例如,在水果罐头商品上使用“纯天然无添加”商标,但实际上该罐头添加了防腐剂,这就属于对商品质量特点的虚假描述。二是结合相关公众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认定是否具有欺骗性要以相关公众的普遍认知为标准,看普通消费者是否会因为该商标而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的认识。三是考虑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要将商标与实际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对比,判断商标所传达的信息是否与实际相符。比如,在国产普通白酒上使用“法国原装进口”商标,明显与商品的产地不符,具有欺骗性。 总之,欺骗性商标的认定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需要结合商标的具体内容、相关公众的认知以及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分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