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如何认定?


非法经营罪是一种经济犯罪,指的是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在没有获得合法许可的情况下,去做那些国家有特别规定必须经过许可才能做的生意,并且达到了一定严重程度,就可能构成这个罪名。 要认定非法经营罪,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行为违反了国家规定。这里的国家规定,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比如,在烟草、食盐等专卖领域,如果没有获得相关许可就进行经营,那就是违反了国家规定。因为我国对烟草实行专卖管理,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的企业或者个人,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的规定,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相关许可。如果没有这些许可就卖烟,就可能违反国家规定。 其次,要有非法经营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下几种行为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一是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像刚才提到的烟草、食盐,还有药品等,这些都属于需要特定许可才能经营的物品。二是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这些许可证和文件是国家对特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非法买卖这些东西也是违法的。三是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比如,一些没有资质的机构擅自开展证券交易业务,或者进行地下钱庄等非法资金结算活动。四是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为了应对一些新出现的、法律没有明确列举的非法经营行为。 最后,还得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情节是否严重,一般会从非法经营的数额、违法所得的数额、经营的时间长短、对市场秩序造成的影响等方面来判断。不同的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的标准也不一样。比如,在非法经营烟草的案件中,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 总之,认定非法经营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来判断。如果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