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泄露他人隐私行为怎样认定?

我有个朋友在网上随意曝光了别人的一些私人信息,现在对方说他泄露隐私要追究责任。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行为算泄露他人隐私,想知道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这种行为的,具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展开 view-more
  • #隐私泄露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隐私是每个人不愿意公开的个人信息、活动等内容,受到法律的保护。泄露他人隐私行为的认定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判断。 首先,要明确隐私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比如说,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健康状况、私人聊天记录等都属于私密信息范畴。 其次,认定泄露他人隐私行为,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公开、传播等行为。未经他人允许,将他人的隐私信息告知第三人,或者在网络平台上公开他人隐私内容,都可能构成泄露隐私。例如,有人将别人的病历拍照后发到网上,让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显然就是一种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 再者,这种行为需要有主观过错。一般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泄露他人隐私,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隐私权,仍然积极实施该行为。而过失泄露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隐私泄露,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但轻信能够避免。比如,某公司员工在处理客户信息时,因为粗心大意将含有客户隐私的文件遗落在公共区域,导致他人获取了这些隐私信息,这就属于过失泄露隐私。 最后,判断是否造成了损害后果。虽然有时候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物质损失,但只要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权利人也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责任。损害后果可以是对权利人精神上的伤害,如导致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以是对其生活、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像因为隐私泄露导致被骚扰等。例如,因个人手机号码被泄露,导致权利人频繁接到骚扰电话,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这就是造成了损害后果。 综上所述,认定泄露他人隐私行为要从隐私范围、未经同意的公开行为、主观过错以及损害后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一旦被认定构成泄露他人隐私,侵权人将可能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