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继承被继承人的存款?


继承被继承人的存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法律规定和程序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继承被继承人存款的具体步骤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否具有合法的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存在遗嘱,那么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享有优先继承权。 接下来,要办理相关的证明文件。一般情况下,需要办理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同时,还需要办理亲属关系证明,以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身份关系,这个证明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委会或者派出所开具。如果有遗嘱,还需要对遗嘱进行公证。 然后,继承人需要向银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继承人携带本人身份证、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以及遗嘱公证书(如有)等材料,前往被继承人存款所在的银行。银行会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继承人的身份和继承权。 在银行审核通过后,如果存款金额较小,一些银行可能会允许继承人直接提取存款。但如果存款金额较大,银行可能会要求继承人办理继承权公证。继承权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活动。继承人需要到当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公证处会对继承人的身份、继承权以及遗产情况进行核实,并出具公证书。 最后,继承人凭借继承权公证书到银行办理存款提取手续。银行会按照公证书上的内容,将存款支付给继承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银行对于继承存款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办理继承存款的过程中,继承人应当及时与银行沟通,了解具体的办理要求和流程。如果在继承过程中遇到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总之,继承被继承人的存款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