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外观是否构成侵权?


判断外观是否构成侵权,是一个需要严谨对待的法律问题,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要明确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专利权人在申请专利时提交的图片或照片展示的外观设计,以及简要说明里相关解释的内容,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范围。 接着,进行外观设计的比对。一般采用整体观察、综合判断的方法。整体观察是指从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出发,而不是仅关注局部细节。综合判断则需要考虑产品的用途、设计空间等多种因素。比如,对于一些功能性较强的产品,其设计空间相对较小,在判断侵权时可能对细微差异的容忍度会高一些;而对于一些主要起装饰作用的产品,设计空间较大,细微的差异可能就会影响到是否侵权的判断。 然后,要判断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外观设计是否构成相同或近似。如果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外观设计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差异,那么可以认定为相同;如果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则认定为近似。这里所说的实质性差异,是指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在购买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将两者区分开来。 此外,还需考虑在先设计和合法来源等因素。在先设计是指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如果被控侵权产品采用的是在先设计,那么就不构成侵权。同时,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有合法来源,即通过合法的进货渠道、正常的买卖关系等获得,且使用者或销售者不知道该产品是侵权产品,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使用者或销售者可能不承担赔偿责任,但需要停止销售等侵权行为。 总之,判断外观是否侵权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保护范围、比对方法、相同或近似判断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如果对外观侵权判断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或相关机构。





